
宋辽之战已经平息,乔峰为何还要自尽?
金庸笔下的英雄人物极多,但若论胸襟之豪迈,感情之忠贞,身世之悲苦,唯有乔峰。 乔峰,又名萧峰。生父为契丹后族萧远山,养父为少室山...
金庸笔下的英雄人物极多,但若论胸襟之豪迈,感情之忠贞,身世之悲苦,唯有乔峰。
乔峰,又名萧峰。生父为契丹后族萧远山,养父为少室山下山民乔三槐。
三十年前,萧远山携娇妻幼儿途经雁门关,岂料遭到中原二十一名武林高手的埋伏与围杀。这一场雁门关之战,致使萧家骨肉分离,也是萧峰悲剧命运的起点。
《天龙八部》,以大宋与辽国、西夏、吐蕃民族之争为故事背景。以大宋子民自居的乔峰从未想过,赤心守护的百姓,传道授业的恩师,兄弟相称的丐帮帮众,有一会让他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而这一切只是因为他是契丹人。
至此,江湖陌路,人人群起而攻之。
曾经夹道欢迎的汉人英雄,成了人人喊打的敌国仇人。
他是契丹胡虏,昔日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丐帮兄弟,与他兵戎相见;他的杀父仇人,竟是他最亲近的人。
乔峰信奉的民族大义,江湖道义,在一刹那间被家国仇恨撕得粉碎。
展开全文
他的身上流着契丹人的血,他的心里装着对大宋的情义。夹在辽宋之间,他左右为难,向着契丹,还是向着大宋?
似乎怎么选,都是错,唯有化解辽宋杀戮。
又是雁门关,辽宋两兵对峙。辽帝耶律洪基出阵,段誉和虚竹将其擒住,萧峰提议放回,条件是要耶律洪基许诺“立即退兵,并答应终其一生不许辽军一兵一卒越过宋辽疆界”,否则同归于尽,玉石俱焚。耶律洪基权衡轻重,折箭为誓,选择退兵。
乔峰选择了义,为大宋取得暂时的喘息之机,但威迫辽帝让他成为契丹的大罪人。自古忠义两难全,背叛辽帝让他再无颜面立于天地之间,唯有自戕而亡。
乔峰的自尽,让阿紫悲痛欲绝,故事的最后,她抱着乔峰的尸体跌入雁门关的万丈深谷。
雁门关,乔峰命运的转折地,竟也成了他的埋骨地,何其悲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