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遥感科普】卫星遥感使用的传感器有哪些?都有什么作用?
你是否好奇,头顶的卫星如何穿透云层“看清”地球?从天气预报到灾害监测,从卫星影像到农业估产,背后都离不开卫星搭载的各类“天眼”...
你是否好奇,头顶的卫星如何穿透云层“看清”地球?从天气预报到灾害监测,从卫星影像到农业估产,背后都离不开卫星搭载的各类“天眼”——遥感传感器。
一、光学传感器
光学传感器通过捕捉地表反射的太阳光成像,类似人眼或数码相机。根据波段不同,分为可见光、多光谱、高光谱等类型。可见光传感器只能拍摄“肉眼可见”的影像,而多光谱可覆盖近红外等波段,高光谱甚至能细分数百个波段。优点是分辨率高(可达0.3m~0.5m),色彩丰富,直观易解读。但缺点是依赖光照,夜晚或阴天无法工作。
星 图云 开放 平台了解更多影像
二、SAR传感器
SAR(合成孔径雷达)是利用微波成像的传感器,通过发射微波脉冲并接收回波成像。其核心在于“合成孔径”技术:通过卫星移动累积信号,虚拟出超长天线,从而获得高分辨率图像。相比与光学传感器,SAR传感器不受光照和云雾影响,黑夜暴雨也能工作。
三、红外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探测地表发射的热红外辐射(波长3μm-14μm),将温度差异转化为图像。根据波段可分为近红外、中红外、热红外。其优势在于无需光照即可成像,夜间监控森林火情、城市热岛效应。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