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军大业》严禁小鲜肉用替身 片酬仅为生活补贴
文戏武戏都要“劲” 青年演员禁用替身台词要标准 对于刘伟强接拍《建军大业》这件事,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他之前有没有学过这段历史...
文戏武戏都要“劲” 青年演员禁用替身台词要标准
对于刘伟强接拍《建军大业》这件事,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他之前有没有学过这段历史?”采访中,刘伟强又强调了自己“是有(学过这段历史)的”,但相对于执导一部主旋律题材的电影,过去的素材积淀自然远远不够,为此他又“看了很多书、见了很多人”。监制黄建新曾经比出约一尺的高度,询问刘伟强看过的资料厚度有没有这么多,他回答:大概是这个高度的再十倍吧。除了文字,刘伟强还去到了多处实地进行考察,其中包括毛泽东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几个字的古田镇旧址,以及南昌起义的纪念馆等等。到了正式开拍《建军大业》的时候,刘伟强对于这段历史的熟悉程度已经超过了研究几十年的黄建新。
作为一个深入了解“建军”历史不久的人,刘伟强比黄建新更容易决断无数重要历史事件要选择哪一个或哪几个作为《建军大业》的聚焦点。“四一二惨案”、“南昌起义”、“三河坝战役”、“井冈山会师”,这是影片最终重点着墨的部分。刘伟强希望在不改变历史原有样貌的基础上,为主旋律题材尽可能的带去一些不同和创新。
“从前电影拍过的点我就不拍,要让观众看到从来没见过的手法,比如三河坝战役的部分。”他说。为了做出不同风格的战争场面,《建军大业》还启用了一个全新的年轻幕后团队来完成这些内容的拍摄。不仅如此,一些主要人物、剧情的风格设定也有特殊之处,比如年轻将领在战场的表现特别燃、朱德总司令很有侠客风范、毛主席周总理的生活化互动萌点十足、南昌起义一战甚至透出了“无间道”的韵味等等。
刘伟强透露,自己在《建军大业》中最追求的就是一个字“劲”,不只是武戏,文戏也一样要有力量有能量。为此,他也特别感谢了这次年轻的演员团队,大家都为电影付出了很多。包括外界颇有争议的“鲜肉”演员们,在刘伟强看来每一个都很“乖”。《建军大业》开机前,他还曾要求监制黄建新把他们集合过来军训,38度的天气把两个男生都练吐了(不过两位导演都不肯透露具体是哪两位)。
到了片场,刘伟强的标准依然没有降低,“他们挺辛苦的。不许用替身,台词要念标准才能来,要不然就会被骂,这是我要训练他们的东西,你拍戏要拿出拍戏的精神出来。”虽然现场要求狠,但刘伟强的镜头里却露出对这些青年演员们十足的“爱”,在他看来这群年轻人真的代表了中国电影的未来和希望。
众前辈评价小鲜肉演技 刘烨无意继续做“特型演员”
在《建军大业》中,出演毛泽东、周恩来的刘烨、朱亚文以及朱德、叶挺的扮演者黄志忠、欧豪戏份都较为吃重。当天,他们也作为“大阵仗”卡司的代表与媒体分享了拍摄幕后的趣事。
已经在“建国三部曲”两度出演毛泽东的刘烨算是演员中“资历”最深的,但采访中他也直言,主席的形象太过特殊,很担心自己再继续演下去可能会被大家认定为“只能演主席的形象”,所以未来可能会减少“特型”这方面的尝试。不过这次刘伟强导演的这次合作,他还是从角色身上感受到了与过往塑造中的不同。比如《建军大业》中的主席(包括其他人物)都有了更生活化的一面,包括与杨开慧在秋收起义前的生离死别透露出的儿女情长,以及在太湖边游泳、同周恩来总理的“拥抱杀”等等。特别是在湖中招手向岸上打招呼的那一场戏,还被很多看过电影的人评价“意外的很有萌感”。
不只是毛泽东这个一个形象,黄志忠在《建军大业》演绎的朱德也非常有突破性和颠覆感。因为对于角色不同的理解,黄志忠还与编剧赵宁宇进行过讨论:“朱德在1927年(只有)41岁,电影里他当时是公安局长的职务,还是一个有过留德经历的人,我有想象过他的角色和定位。大家从前看到的朱老总形象都是(善战敦厚的),但我在想可能在41岁那个年龄,面对(南昌起义即将爆发)那样的处境的时候,人一定是有一个在悬崖边行走的感觉的。”
出演叶挺的欧豪算是《建军大业》中青年演员一派的代表,因此当天采访中有关“小鲜肉”的“敏感”话题也都围绕着他展开,紧张气氛让欧豪回答一些问题时多少显得有点紧张,这让刘烨忍不住调侃“还是太年轻!”看得出,这次合作下来刘烨等人对欧豪的印象挺不错,他还收获了“最拼”小鲜肉的评价。当天的采访中,几位前辈还“受邀点评”了其他几位对手戏青年演员的表现:朱亚文评价关晓彤“很认真、很努力”;黄志忠则对马天宇拍摄“三河坝战役”的敬业精神印象深刻;刘烨在谈到张艺兴时称:“他演戏节奏慢,我知道他外号叫小绵羊嘛”,随后他还卖了个萌说道:“青年演员都挺不容易的,我也挺不容易的,(你们)老说别人,我自己心里有一些醋意!(笑)你们说游泳挺萌的吧?其实太湖里的水很凉,我心里也挺凉的,湖水是有吸力的你知道吧,所以咱不说别人,说我吧,我这次挺拼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