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水龟鳖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动物:黿
谢谢观看 鼋(yuán),Pelochelyscantorii,是鳖科、鼋属动物。又叫做蓝团鱼、银鱼、绿团鱼鳖斑等。鼋属共有3种,其中花背鼋、褐鼋生活在新几内亚...
谢谢观看
鼋(yuán),Pelochelyscantorii,是鳖科、鼋属动物。又叫做蓝团鱼、银鱼、绿团鱼鳖斑等。鼋属共有3种,其中花背鼋、褐鼋生活在新几内亚岛,鼋生活在亚洲。是鳖类中最大的一种动物。
体长约为80-120cm,体重约50-100kg,最大的超过100kg.吻突极短,不到眼径的一半;尾端超出裙边。
头部相当小,脊椎版8块,前面4块呈六角形,第5椎板椭圆形或亚长方形,后面的3块短侧边超前,只有第8块椎板呈小的五角形。
鼋主要栖息于内陆、流动缓慢的淡水河流和溪流中,不常迁移,喜欢栖息在水底。白天隐于水中,常浮出水面呼吸,夜间在浅滩处觅食。
喜欢群居,寿命长。盛夏喜欢上岸乘凉;寒冬则喜欢伏于水底冬眠。
展开全文
鼋最大的特点是不仅能用肺呼吸,而且能用皮肤呼吸,甚至能通过咽喉吸取氧气,在水中长时间生活。
鼋是一种伏击捕食者,肉食性,主要以甲壳类、软体动物、鱼类为食,偶尔也吃水生植物。多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越南、中国、菲律宾等地。
鼋的力气究竟有多大,瓯江边上曾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在一只体重百六十斤的鼋身上压一块重约三百斤的石条,石上再加6名壮汉,而这只鼋依然毫不费力地向江心爬去。
如去过苏州,想必还记得西园放生池中那些安详地在游人面前游来游去地癞头。再早一点,明清之际,曾有记载:百狮池,蓄鼋曾大如浴盆,孽生百十,投饼饵饲之,则浮游池面驯不畏人。
只是近来,它的踪影越来越少,鄱阳湖中的“大将军”不见踪影,其他各地的数量也急剧下降。
保护现状
鼋的濒危处境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1989年,它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濒危(EN)。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