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发展势头超猛,2025将超过日本,未来能否超过中国?
80年代,中国接住了这波全球化的红利。当时,日本、韩国等先是承接工业产能输出完成经济腾飞,到了八十年代开始向中国输出过剩产能,中...
80年代,中国接住了这波全球化的红利。当时,日本、韩国等先是承接工业产能输出完成经济腾飞,到了八十年代开始向中国输出过剩产能,中国接住这波红利,迅速崛起。
后来美国遇到911事件,深陷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的泥潭,中国加入WTO以后,又为中国带来了十年发展机遇期。借助全球化这波红利,我们成为了能够和美国掰手腕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现在能向国外输出产能的大国,只有中国。中印两国作为两个大国,存在一定竞争,我们在印度的企业无缘无故的被打压,就是因为印度对中国也抱着警惕心理。
我们也不愿意向印度输入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科技及人员。到现在为止,我们也没有听到新能源汽车企业到印度建厂,锂电池生产企业到印度建厂,因为咱们也防着印度,不要给自己经济上的培养竞争对手。
印度人口多,印度工程师也不差。就在今天,印度成为了世界上仅次于美国、中国、俄罗斯的第四个实现空间飞船对接的国家。
但印度的基建太拉胯,再加上印度独有的种姓制度,教育普及率实在太低,工程师队伍偏少,说实话,当前很难承接住中国工业产能的转出。
逆全球化与经营环境
世界能不能再来一次全球化红利呢?目前来看难度很大。
2016年特朗普上台以后,大打贸易战,全球一体化进程由此逆转。
2024年,特朗普再次上台,必然会继续与中国大打经济战。
坦白说,这种全球化机遇不是任何时候都会出现的,印度要再等到这样一个机遇已经很难了,短期内出现第二次全球化的机会微乎其微。
什么时候逆全球化结束?估计要等到中美竞争分出输赢的时候了。
特朗普上台后,肯定还是继续进行制造业回流,一帮小弟先晾到一边,美国优先的政策放到首要,新的“闭关锁国”成为世界主流。
印度这个国家不同于中国,中国是引进外资后去学习,然后超越外企。印度是玩的“杀猪盘”,引进外资后先养大,等养大了就抢到自己的盘子里。小米公司在印度的遭遇大家应该耳熟能详。
这种做法,短时间来看得到好处,其实对整个营商环境带来致命影响。这就是“大国”与大国的差距。美国对华为公司制裁罚款,你看中国对苹果这样做了么?国家形象破坏易,建立难。
印度这么高,至少中国企业不敢建厂投资了。外资不敢进来了,那只会影响印度自身发展。
“财阀家族”与经济风险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印度除了种姓制度外,在经济层面也是存在类似韩国的财阀制度。
印度的六大财阀家族包括塔塔、安巴尼、阿达尼、贝拉、米塔尔和马恒达家族。这些财阀家族控制着印度的港口运输、钢铁生产、电信服务等关键领域。据统计,现在印度四分之一的港口运输、三分之一的钢铁生产、以及60%左右的电信服务,都控制在六大财阀手里。
他们在各自的行业领域内形成垄断,有印度学者将这种模式定义为“裙带资本主义”,现在莫迪进行的经济改革,实际上就是与财阀进行利益交换的过程。
与韩国财阀相比,印度财阀大而不强,本身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并不突出,无法为印度赚取大量外汇,只能“窝里斗”。
这种病态的财阀垄断,不仅加剧了印度社会的贫富差距和阶层固化,也阻碍了印度经济的多元化和良性发展。
从1894年开始,美国工业产值成为全球第一。到1945年二战结束,美国完全超过英国,成为全球老大,迎来黄金时代,这中间刚好花了51年。
那中国追赶美国的时间多久呢?
2010年,中国的工业总产值也是在这一年开始,成为世界第一。如果按照上线的时间线,中国大致在2060年左右全面反超美国。
但根据机构预测,预计2035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马上下台的拜登说了,中国经济超过美国的情况就不会发生,中国永远不会超过我们。
根据2024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的GDP达到18.88万亿美元,而印度只有3.9万亿美元。也许这个数据已经说明了答案。如果中国在2035年真的超过美国,肯定还有近60年的时间坐上头把交椅,享受像美国一样的地缘红利。印度拿什么赶超中国?
综合以上来看,印度想要超过中国,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