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贵的民族医药资源——畲医畲药
畲族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和江西等省的山区或半山区。畲民由于长期居住在山区,村落分散,人口稀少,交通...
畲族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和江西等省的山区或半山区。畲民由于长期居住在山区,村落分散,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畲医药就是畲民为求生存与繁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特殊的地理环境中,长期与疾病斗争积累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畲医药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正待开发的宝贵民族医药资源。
畲族有语言,而无本民族文字,其古代文献遗留较少,现大多从民间收集代代相传的医药经验即所谓口碑文献来加以整理总结。近年来,我国福建、浙江等地开展了畲医理论和临床研究工作。
其基础理论有六神学说、疳积理论、痧证理论。畲医疗法主要有痧症疗法(又称发痧疗法)、外治疗法、正骨疗法、食物疗法、心理疗法等。2008年6月浙江省丽水市申报的“畲族医药·痧症疗法”和福建省罗源县申报的“六神经络骨通药制作工艺”被国务院颁布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畲族医药”项目被列入浙江省和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安畲医畲药”项目被列入福建省和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畲医正骨疗法”被列入丽水市和景宁畲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畲族民间20多种特色外治疗法,至今仍被广为应用有8种外治疗法,包括刮法、挑法、捏抓法、抓筋法、熏法、吹法、搓法、熨法等,畲民广泛于治疗常见病、多发病,这些方法具有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少及价廉和功效明显等优点。
展开全文
畲医有自己独特的疾病观。如把疾病分为风、寒、气、血和杂症5大类,每类又分若干种,如风症分为72种,范围广泛,儿科疾病通称风症。畲医对疾病的命名多根据“症”而取,少数病名与中医病名相似,但内涵却不一样。畲医在医治跌打损伤、痧症、小儿疳积、蛇伤、风湿病、黄疸、妇科疾病等均积累了大量经验。
畲族民间药物使用方法不同于中医和其他民族医药。畲药使用的独特性有:以植物药为主的自然药物;习惯使用鲜品;单味药常用;以原生物为主;喜用的药引和敷料;注重以脏补脏;使用剂量较大。
蓝氏医派是福建畲医中最负盛名的一支,起源于清代六品御医,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的“南滇医圣”兰茂。蓝氏医派源于云南嵩明,成型于闽北,发展于闽东。蓝氏医派一脉传承,蓝德(汉族名邱文卿)把师传、家传融为一体,并吸纳全国蓝氏 (兰氏) 医家精髓,又广授门徒,挖掘、收集、整理、研究畲族秘验方,尤其是蓝氏祖传秘方6000余首,并尽一己之力,用43年时间,构建畲族医学理论体系,围绕蓝(兰) 氏学术体系创建新的学术流派,目前已取得可喜的成就。
蓝氏医派自立门庭,痛风技术独树一帜,学术思想与众不同,因其方法奇特、疗效卓著,越来越显示出其巨大的临床价值!其痛风特色诊疗技术,传承 219 年,历经九代,师古而不泥古,堪称一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