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岁究竟是什么东西?看上去像一坨“烂肉”,为啥能卖到上百万?
那么,太岁到底是什么东西?它的价值为什么会这么高呢? 太岁到底是什么? 说起来你可能不敢相信,太岁不是动物,更不是植物,甚至连菌...
那么,太岁到底是什么东西?它的价值为什么会这么高呢?
太岁到底是什么?
说起来你可能不敢相信,太岁不是动物,更不是植物,甚至连菌类也算不上,这也就让太岁的存在变得非常尴尬了。
有科学家通过对太岁肉进行研究发现,太岁肉实际上是由细菌、黏菌,以及真菌三类菌共同构成的聚合体,这也解释了太岁为什么能“长生不死”的原因。
而至于构成太岁的菌细分下来到底有什么,科学家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不同太岁之间的菌存在很大差异。
这点就类似于我们常见的真菌蘑菇,不同种类的蘑菇可能长得都差不多,但是蘑菇的种类存在差异,也就会导致一些蘑菇含有剧毒。
不是有一个“梗”嘛: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
说的也正是毒蘑菇的可怕之处。
当然,这还只是真菌,而构成太岁的除了真菌以外,还有细菌、黏菌。
所以说,仅从太岁的构成成分来看,这种东西其实是不建议食用的。即便有些太岁没有毒性,但我们也无法确保所有太岁都是安全的,即使是价值百万的太岁,吃下去也会要人性命!
提防“假”太岁!
我们除了要提防太岁内部的“毒菌”以外,更要提防市面上的“假”太岁。
前面的案例中,大川提到了太岁高昂的价格。就市场来说,不同的太岁对应的价格其实也有区别,有些“品相好”的太岁,一斤甚至就能卖到四五万的高价,而那些“品相差”的太岁,800元一斤也有人卖。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便宜的太岁,对比市场上的瓜果蔬菜、肉类来说,价格也要高出数倍了。
很多不法商贩也正是看中太岁潜在的巨大“价值”,才萌生出了制假贩假的念头。
他们通过化学手段,制作出跟太岁有着相同质感的材料,然后再经过一系列诸如“做旧”之类的手段,让“假”太岁变得足以以假乱真。
而他们通常用到的材料为聚乙烯醇,这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我们常见的一些胶水、粘合剂里,都有它的存在。
在这里,大川要告诉你的是,早在2017年10月27日,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便将聚乙烯醇列为了3类致癌物。也就是说,食用这种“假”太岁,不仅会影响到消化道健康,严重的更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建议:不要吃太岁
最后,大川要劝各位一句,捡到太岁可以卖、可以收藏,但是尽量不要食用太岁。
因为你根本不确定你捡到的太岁里,是否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菌类。
当然,大川更不建议买太岁来食用,虽然民间把太岁吹嘘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但你去中医药店问问,看看有哪个老中医会给你开含有太岁的药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