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键解决百合多种病虫害问题!史上最全的百合种植管理攻略来了!
缺氮(N) 症状:叶片和茎秆呈淡绿或淡黄色,老叶或者全株失绿黄化,老叶易脱落。一般出现在苗期和生长前期。主要表现为整株叶片黄化,...
缺氮(N)
症状:叶片和茎秆呈淡绿或淡黄色,老叶或者全株失绿黄化,老叶易脱落。一般出现在苗期和生长前期。主要表现为整株叶片黄化,叶肉和叶脉都表现黄化失绿,植株生长缓慢。
原因:氮肥易随水流失,无论是无土栽培还是土壤种植都易发生缺氮。未腐熟有机物在微生物发酵过程消耗了大量的氮素,也会造成植物缺氮。
防范措施:确保肥料里有充足的氮肥供应。对缺氮严重的植株进行补施硝酸铵,尿素等速效氮肥,可以喷施也可以浇灌。用腐熟的有机肥。
缺铁(Fe)
症状:植株中上部叶片叶脉间失绿变黄,一般叶脉仍为绿色;缺铁严重的百合上部新生叶甚至会变成白色。
原因:土壤铁元素含量过低,土壤PH值过高,土壤连续的长时间过于潮湿,土壤温度过低。
防范措施:使用有机肥;喷施或喷灌螯合铁肥料;让土壤稍干后再浇水或肥料,增加土壤透气性;施用酸性肥料,降低土壤的PH值至酸性范围(PH值5.5-6.5)。
缺磷(P)
症状:叶片及整株呈现紫红或暗绿色,植株矮小。花苞小或在早期落蕾。叶片不平展。植株缺磷首先表现在老叶上,如果在花苞分化期缺磷,还会导致落蕾。
原因:常见于南方种植区,一般为缺磷,发现基盘逐渐腐烂后也有这种情况。
防范措施:补施磷肥做底肥,追肥时注意磷肥的添加,可用磷酸处理灌溉水。
茎生根长在种球内
症状及表现:下部一层至两层甚至三层茎生根长入种球中。
原因:土壤温度过高,种球生长过快,高温季节种植冷库生芽不够
防治方法:避开高温季节种植,正确冷库生芽。
茎生根生长不良
症状及表现:首先根尖变成褐色,逐渐扩张直至整条茎生根坏死。表现为根外表失去鲜亮色泽,发灰发暗。甚至有些没有茎生根或茎生根非常少
茎生根坏死原因:土壤质地和结构不好,透水透气性差,土壤高温、低温、土壤盐份含量高,PH值大,还包括种植过密、养分缺乏、施肥过量、病害等因素。
防治方法:良好的生长环境,尤其是土壤环境,使用生根剂。
基生根异常
症状及表现:一般少于4-5条健康的基根,每条短于5cm,我们就认为不好。
原因:种球生长不好、病害等导致基盘根死亡,或是采后处理有问题。
基盘根死亡
症状及表现:基盘根死亡,脱落或是只剩根的外皮,外皮内部是空的。
原因:植株生长环境异常,包括根系生长环境异常,病害等。
△健康的百合花苞
叶包花
症状及表现: 花苞下部的叶片与花苞粘连,花苞变为多瓣的畸形。也有包花叶片展开的,这样花苞下表现为2片叶(实际花梗上应只着生一片叶),而这个花苞往往为裂苞、畸形。
原因:一般理解为种球处理过程中的某个环节不适造成,或冷藏时间过长造成。
防治方法:良好的生长环境,适度合理用药。
扭苞
症状及表现:花苞主体顺时针或逆时针扭曲,或是花瓣减少。
原因:一般为冻害或是药害。
防治方法:良好的生长环境,适度合理用药。
裂苞
症状及表现:花苞开裂,雌蕊和雄蕊外露。
原因:一般为冻害或是药害,也可能与种球处理或种球储存不当储存时间长有关。
防治方法:良好的生长环境适度合理用药。
落蕾
症状及表现:花蕾≥0.25cm时死亡的现象。
原因:主要为环境因素引起如低光照、高温、低温、土壤盐分积累、土壤粘重透气性差等。
防治方法:良好的生长环境适度合理用药。
落蕾
症状及表现:成形花苞死亡的。
原因:主要为环境因素引起,如低光照、高温、低温、土壤盐分积累、土壤粘重透气性差等,采后处理不当或是未成熟采收也可造成。
防治方法:良好的生长环境,适度合理用药。
烤尖
症状及表现:花瓣尖端失绿皱缩变黄,像烤焦了一样
原因:主要为环境因素引起:
a、棚内没有及时放风,花苞上有水滴落在上面,如果突然放开风口且风口开的很大,花苞就容易出现焦苞。
b、如果棚内低温,花苞受冻,花苞的尖端容易出现焦苞。
c、如果棚内温度太高,蒸腾过快,花苞的尖端很快容易出现焦苞。
d、如果棚内低光照,养分缺乏,花苞的尖端很快容易出现焦苞。
e、采后处理不当或是未成熟采收也可造成。
防治方法:良好的生长环境,注意采后处理。
抽苔
症状及表现:受外界环境影响,水肥供应影响造成的突长现象。
原因:种植季节高温,棚内温度过高,水肥供应过量,超储等。
防治方法:注意在适宜百合生长的温度下种植,注意肥水管理。
叶烧
症状:首先是顶部叶片紧包不展开,然后叶尖和叶缘呈水浸状,最后发干变黑。
原因:叶烧形成是由于湿度过大,空气不流通,植株生长点处形成的乙烯释放不出,造成组织坏死。环境波动,包括温度、光照、水分的大幅度波动都可引起叶烧,缺钙和品种本身的特性也是叶烧的主要原因。
防治方法:首先选择不敏感的品种,再就是避开敏感的季节种植。一般叶烧多发生在冬季生产中,尤其是12月和1月份。也可以用药剂防治叶烧的发生,方法是用环丙杀星+好森灵+链霉素或杀菌优+杀毒矾。
黄叶落叶现象
症状及表现:植株下部叶片黄化脱落
原因:由于冬季生产在温室内蒸发量较小,空气流通差,棚内和土壤的湿度大,地温相对低,种植的密度大,致使根系的呼吸受到影响,造成根的生长不良或死亡。另外人为的因素也可能造成黄叶、落叶,例如肥害、药害等。
防治方法:增加光照,加强空气流通,松土增强根系呼吸,减少种植密度,尽量种植在排水良好的土壤里。总之好品质的种球是前题。
△饱满健康的百合种球
根腐病
症状及表现:植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黄化但不脱落,上部叶片中午萎焉,早晚正常,严重时根系腐烂坏死,茎秆和鳞片有黄褐色斑点。原因:土壤透气性不好、土壤盐分过高、氮肥过量、施肥浓度高会加剧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选择透气性、排水性好的土壤种植、轮作、种植前用土壤消毒剂进行消毒、减少氮肥的施用量,多施用磷钾肥。
药物防治:发病时用敌克松、五氯硝基苯进行灌根。
茎腐病
症状及表现:叶片和花苞上有圆形和椭圆形斑点,干燥时斑点干枯、坏死,湿度过大时会有灰色菌丝。
原因:种植密度大,通风不好,湿度大,叶片表面长期有积水。
防治方法:避免露天种植,加强棚内通风,保持叶面干燥。
药物防治:在发病前期,用扑海因、嘧霉胺、菌核净等杀菌剂交替轮换使用。
丝核菌立枯病
症状及表现:茎秆和叶片上出现凹陷淡褐色斑点,花芽在未分化时干枯,呈封顶状。主要表现在:芽心刚出土面时,一旦出土,症状将减轻,不影响生长。
病因:种植后土壤干燥,温度过高,植株出芽较慢,较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待种球芽心长到一定高度时,再进行种植,避免种植未出芽种球;种植后保持土壤湿润,种植前一个星期加盖遮阴网,降低土温。
药物防治:用敌克松灌溉、喷施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
白绢病
症状及表现:染病植株下部叶子脱落,上部叶片出现脱水症状,根系死亡,种球和根部及土壤表面有白色菌丝,鳞片腐烂。
原因:土壤中带有白绢病菌核,此种病菌为土传性病害。
防治方法:与水稻进行轮作。发现病株及时拔除,以免感染。
药物防治:发现病症时,用五氯硝基苯进行灌根,种植前用药物(溴甲烷)进行土壤消毒。
种球青霉
症状及表现:种球鳞片上有青白色霉斑,严重时鳞片腐烂。
原因:种球储藏时间过长,种球处理过程中消毒不好,基质水分过重,采收时有机械损伤,伤口处容易感染青霉。
防治方法:种植时把青霉点剔除,但不要去除鳞片,基盘不受感染时,不影响种植。
药物防治:用多菌灵、百菌清浸种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水温不低于25℃。
腐烂
症状及表现:种球储藏过程中,鳞片腐烂,鳞片呈水浸状。
原因:基质湿度大,种球消毒处理不好。
防治方法:基盘不腐烂的去除腐烂鳞片后,可以继续种植。
药物防治:用多菌灵、恶霉灵等杀菌剂进行浸种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水温不低于25℃。
黑心、死芽
症状及表现:种球生长点坏死,呈黑色状。
原因:种球温水处理时温度过高,储藏时间过长,缺氧。
脱水
症状及表现:种球表面皱缩、干瘪,植株出土后,生长缓慢,叶片干枯脱落。
原因:种球基质水分少,基质包裹不严。
防治方法:种球充分浸水后,出芽后再进行种植。
种球冻伤
症状及表现:种球冻伤,鳞片上呈黄褐色圆形斑点,严重时芽心受冻,出现水浸状斑点坏死。植株出土后,呈菊花状,叶片缺失。严重时,出现生长点坏死。
原因:种球储藏时温度过低,低于零下2℃。
花受冻/植株受冻
症状及表现:花苞呈香蕉状,向一旁歪曲。严重时,出现花苞冻死。落蕾。
原因:保温措施不好,突然降温。
防治方法:受冻时,避免强光照,让植株缓慢恢复。在低温种植时,做好保温措施。必要时,增加升温设备。
带化病
症状及表现:花杆粘连,茎秆扁化,叶片较多,呈簇生状。
原因:种植时间过长,种球品种退化,种球过大。
蚜虫
症状及表现:蚜虫多聚集于百合顶端嫩芽和花苞处,吸食其汁液,使叶片扭曲变形,叶片出现白色斑点,花苞出现凸起。蚜虫较容易传播病毒和感染煤污病,应及时杀虫。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周边杂草,喷施除虫菊酯、吡虫啉、阿维菌素等杀虫剂。周边避免种植十字花科植物。
根螨
症状及表现:根螨主要集聚在种球基盘部分,啃食基盘及基盘根,根螨的形状为:白色透明椭圆状。繁殖力较强,较难根除。
防治方法:与水稻轮作。避免物理损伤,造成伤口。
药物防治:种植时,用阿维菌素、炔螨特等杀螨剂浸种,子球用60℃温水浸泡1-2分钟。发现根螨时用三氯杀螨醇、氧化乐果灌根。
线虫
症状及表现:线虫体积较小,肉眼不可见,线虫多和根螨同时存在。危害植株表现为:叶片干枯下垂,不容易脱落;茎秆中空呈黄白色斑点,叶片为白色透明斑点,严重时,可引起植株死亡、落蕾。
防治方法:用阿维菌素、克线磷、三线酯等药物进行喷施和灌根。
种植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
•种植过深或深度不均匀,植株容易出现出芽不齐,生长不齐,植株出芽缓慢,根系生长不好、容易感病,出芽慢还会消耗掉很多种球养分,造成后期营养不良。
•茎生根生长不良,甚至没有茎生根。可能是因为水分供应不足,或是浇水不均匀,栽种过深、透气性不好造成的。
•土温过高过低也会影响茎生根的发育生长。温度过高,茎生根容易长到鳞片内,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都有严重的影响。土温过低,茎生根和植株生长缓慢,甚至生长停滞。保持土壤温度在13°C左右,有利于茎生根的生长。
生长期前期、中期、后期管理要点
>>>出芽期的管理要点
•出芽期是指百合种植后到出土的这段时期。这段时间在整个百合生长过程中比较重要,直接影响百合切花品质。经过发根处理的种球,种植后芽的出土时间缩短,出芽整齐,便于以后的日常管理,同时也可以减轻或避免一些病害的发生,如丝核菌、疫病、根腐病、尽可能让种球快点出土,可以减少种球本身的营养消耗。
>>>生长前期管理要点
•生长前期是指出芽以后至现蕾期,就是看见花苞之前这段时间,这个阶段是百合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也是植株茎秆、叶片形成的主要时期,百合在这个时期对水肥的需求量最大,也最为敏感,一般的缺素症和生理病害都在这段时间出现,这个时期也是根系发展的主要时期,根系对土壤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也容易出现烧根等现象。•生长前期管理的重点是:保持土壤潮湿和透气性,适当进行施肥,保证植株根系、茎秆、叶片得到充分生长。
>>>生长中期管理要点
•生长中期是从开始看见花苞至花苞长到3—4cm这个阶段,这是百合进行物质积累的主要阶段,这个阶段根系的吸收能力和叶片的光合作用功能达到最佳状态,这个阶段的管理对百合切花的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长中期的管理重点是:保持土壤、温度、适度、光照等环境在一个适合、稳定的水平,同时保证充足的水份供应,为百合正常并且旺盛的生长提供条件,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切花产品。
>>>生长后期管理要点
百合生长后期主要进行生殖生长,随着花苞的生长,茎秆和叶片的生长慢慢定型,这个阶段百合对磷、钾肥的要求比较多,对氮肥需求量相对减少,如果氮肥过剩和水量过多通常会使“花脖子”(花柄)伸长,影响切花品质,并且增加感病的风险。但同时,如果钾元素过多和水分不足,容易造成土壤盐分过高,容易出现百合叶片“干尖”的现象,所以这段时间的管理要点是合理施肥,适当控水。
*本篇文章中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后台修改
▼
▼
落新 妇 丨芍药 丨大花 萱草 丨鸢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